狗狗患什么病会死亡?
在临床中,狗的死亡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种: 传染病引起的死亡; 非传染性疾病引起死亡; 无法判断病因引起的死亡。 一、传染病引起的死亡(一)犬瘟热1简介 犬瘟热是一种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疾病。其病原体是犬瘟热病毒。这种传染病对幼龄犬的危害最大,死亡率可达80%以上!成年犬虽然也有一定的几率感染,但大多数只是表现轻微的症状或者根本不发病,因此,很少出现死亡的情况。2临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一般是2~9天不等,通常发生在3~9月龄的犬身上。 发病初期,幼犬的精神状态很差,食欲不振或拒绝进食,体温升至40℃以上,常出现有呕吐现象并伴有腹泻症状发生。同时还会流鼻涕水样或者脓性,鼻镜发干呈现红色,精神极度沉郁,四肢僵硬或抽搐,眼睛分泌出大量的黏性分泌物并且有角膜糜烂等症状产生;当病情发展到中期时,会出现双相热型,咳嗽加剧,呼吸急促以及流眼泪等呼吸系统感染的病症;后期则常常表现为神经性症状,比如身体麻痹不能站立等等。 二、传染性肝炎1简介 传染性肝炎是一种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所诱发的急性高暴发率的传染病。该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经交配传给后代。发病率与年龄有关,以6-12周龄的犬最易得病,成年犬大多为带毒状态不会发病。由于本病的传染性极强,所以一旦发病就会很快流行于整个犬群中。 2临床症状 该病多在早春季节流行,幼犬的发病率较高且病死率也较高,而成年犬发病后一般都能恢复健康;患病犬只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不振,眼鼻流出大量浆液性分泌物并结膜水肿,部分患犬还会出现有腹泻与粪便带有粘液,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脱水及贫血症状……当病程持续1周后,部分患犬开始出现黄疸症状,有的病犬还会出现有耳部和腿部皮肤呈暗紫色,并逐渐形成坏死斑。 三、狂犬病1简介 狂犬病又称疯狗症、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高低取决于狂犬病是否普遍存在于动物当中。一般来说,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都是狂犬病的传染源,其中以猫科动物和啮齿动物最为常见。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少数可通过唾液污染伤口或黏膜而感染。另外,被携带病毒的宠物犬舔舐伤口和粘膜也会造成感染,而且狂犬病的潜伏期为10天左右,最长可达2年之久。 2临床症状 在临床上,患有狂犬病的犬只发病十分迅速且症状也比较典型。通常病犬会在发病后的第7天左右死亡。 早期症状:病犬主要表现出兴奋不安,攻击人畜,夜间发作明显;唾液增多;怕光、怕水,饮欲、食欲下降;哺乳期母犬可发生脱乳;后期进入昏迷,麻痹症状加剧,最后因呼吸困难、衰竭和全身麻痹而死。 四、犬副流感病毒感染1简介 犬副流感病毒又称为犬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它的病原微生物是正黏蛋白病毒科副流感病毒属的病毒,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呼吸道感染,所以又被称作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冬春两季。
五、疱疹病毒感染1简介 犬疱疹病毒感染是一种由犬疱疹病毒(HSV)引起的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 2临床症状 患病公犬在感染10~14天后开始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发烧、流鼻涕、流眼泪、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随后,患病犬只的鼻口周围、眼睑、颊部、下唇内面等处表皮层出现有弥散性的肿胀和红斑,并在其后逐渐变为水泡,约1~5d后破裂形成溃疡;患处疼痛剧烈,病犬常表现出烦躁不安,不愿活动。 六、巴氏杆菌感染1简介 肺炎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又名多杀巴斯德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短小无芽孢杆菌。它广泛地寄生于哺乳动物的口腔及呼吸道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动物的各种细菌性感染,尤其易于侵害幼畜机体。
七、衣原体感染1简介 衣原体是一类能独立生活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形态结构既不同于细菌又不同于病毒,属于原子菌范围。 目前,已被证实能够引发人类疾病的衣原体种类共有五种,分别是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鹦鹉热衣原体(C.psycosis)、呼吸道衣原体 (C.pneumoniae)、牛衣原体(Eperythrozoon bovis )和人衣原体(C.hominis),目前尚未发现能使人致病的新衣原体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