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三针的区别?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人用狂犬病疫苗有两种,一种是以基因工程为载体,重组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RIG)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另一种是含有完全灭活的狂犬病病毒的冻干疫苗,目前使用的冻干疫苗为Vero细胞培养的疫苗。 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2-1-1接种程序的 Vero细胞培养的疫苗,这主要是因为该疫苗使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接种,在预防疾病感染的同时不需要特殊的安全防护设备,而且生产技术成熟,产量和供应数量都较其它疫苗多,所以价格便宜,接种的人群也多。 但由于该疫苗需要接种3针,首剂接种疫苗后4周需接种第2针,间隔1个月接种第3针。这样复杂的接种程序导致很多患者不能坚持完成接种,中途放弃,从而减少免疫的效果。 为解决这一困境,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四针法接种程序的灭活疫苗,即将原来的三剂次接种程序调整为两剂次接种,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提高疫苗接种的有效性。
其次,很多人不了解疫苗的类型,认为只要没有活病毒就是安全的,其实,现在应用的许多疫苗都是灭活病毒疫苗。所谓“疫苗死”并非真的“死亡”,而是指失去感染性。疫苗中的病毒经过多次传递,其遗传物质(DNA或RNA)已经被破坏,虽然不具备致病性,却不能在体内繁殖,必须消灭掉这些病毒才能起到有效的免疫效果。而采用化学试剂灭活的病毒疫苗,由于无法杀死全部病毒,所以在体内仍有部分病毒可以存活并继续繁殖,产生持久、较强的抗体来抵御疾病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