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为什么打三针疫苗?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刚带二哈打完狂犬和第三针疫苗(六联)。
先说具体理由吧,目前我们这边实行的是“自费的联合免疫计划”,也就是说不单独注射三联苗而统一注射五联苗,原因是防止狗狗患狂犬病。 当然不是说三联苗不能预防狂犬病,而是说五联苗比三联苗多了一剂防狂犬病的疫苗,而且抗体浓度较高,在预防狂犬病方面更有效率一些。 所以根据我们的接种程序,小狗两个月大的时候注射第一针五联苗,间隔三周注射第二针,再间隔一周注射第三针。 四个月后增加一针狂犬疫苗。
为什么要注射五联苗而不是狂犬疫苗呢?因为狂犬病是致死性很强的传染性疾病,即使得了也可以很快把病毒杀死,所以最好在感染前就注射好疫苗。而五连苗里有一剂可以预防狂犬病的疫苗,所以相对而言比较稳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五联苗里含有预防传染肝炎病毒的药物,但是接种期间仍然不能给它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引起病毒性肝炎。
最后强调一点,无论注射何种疫苗,在孩子身体抵抗力较低下的情况下都不要注射。因为疫苗本身属于致病菌,如果此时孩子的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接种疫苗后的一周时间内,孩子不要接触其他动物,特别是流浪猫狗,以避免细菌感染。
小狗不打齐3针疫苗,即使不再被感染或患病的犬接触,也不一定能保证不患病。虽然每一只小狗出生后从母乳里获得的抗体数量不一样,但是任何抗体量的母源抗体都只能对抗某一两种病毒。比如犬瘟热病毒,狂犬病病毒等等,对于其他种类的病毒是不产生任何抵抗力的。另外,母源抗体在小狗体内的存在时间(干扰时间)也是长短不一,有的是18天,有的是20天,有的是28天等等,这个时间长短是不一致的,是随机的。为了能让病毒疫苗产生作用,就要给小狗多次注射同一种病毒的疫苗,每次间隔时间在2周以上,以确保体内母源抗体干扰下降到可以接受疫苗,产生免疫抗体的水平。
就拿最常见的犬瘟热疫苗来说,按常规第一次注射犬瘟热疫苗后,有一半的小狗能产生抗体,抗体水平可以保护其不患病;第二次注射后,有80%的小狗产生抗体;第三次注射后,95%的小狗可以产生抗体;第四次注射后,99%的小狗可以产生抗体。这样来看,小狗注射三次疫苗后,还是有1%的小狗不产生抗体。所以不排除有些小狗打完三针疫苗还是有可能患病的情况。
还必须提醒的是,有的宠物医生考虑到有些犬存在免疫低下或反复注射同一种病毒疫苗产生抗原-抗体封闭现象(即前面产生的抗体中和后面新进入的抗原,而后面的新抗原数量不够,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新的抗体),在给小狗注射完一系列的疫苗后,建议间隔一个月后再把所有的疫苗重新注射一次。对于这些考虑宠物医生的建议也是有可取之处的,所以打完全程3针后是否进行补打还要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