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身上有虫怎么办?
猫咪身上的虫子应该是跳蚤! 作为宠物铲屎官,必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免被无知害了爱宠。 首先来认识一下猫咪的寄生虫——跳蚤 跳蚤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蚤目跳蚤科,是专性寄生在动物体表的外寄生虫,能传播多种疾病。 成虫体形狭长,雌雄异型,雄虫体长2~3mm,雌虫略大;全身呈亮绿色或淡褐色,体表光滑,具有银色光泽。
生活史简单,完全寄生,以吸血为生,常叮咬皮肤,吸食血液,并随血液扩散到全身,分泌毒液,引起过敏性皮炎等。 跳蚤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生存的温度为29℃-36℃(最高40℃)[1],相对湿度为5%-85%,一般在春夏季节繁殖迅速。
当发现猫咪身上异常瘙痒,经常挠痒甚至啃咬、抓挠、撕扯毛发时,要注意查看是否有寄生虫在体表爬行,或者仔细观察床褥、沙发等处是否有虫体。如果发现有白色、黄色颗粒状幼虫或虫体,就是跳蚤的幼虫或卵,一定要彻底清洁环境,及时杀灭害虫。否则,一旦幼虫蜕皮变为成虫,就会到处跳,到处咬,传播病菌。 预防很重要。定期给猫咪洗澡(冬季每月一次,夏季每周一次),注意保持干燥,勤换洗、曝晒(烘干)衣物和被褥;不养花草,不玩草坪,不让猫咪进入草丛玩耍;室内要经常通风并在关键部位消毒,以防蚊虫、跳蚤之类入侵。
一旦发生寄生虫病,要及时治疗,以防传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