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鼠生活在什么地方?
1. 什么是野外生存能力,这个概念太宽泛了。笼子?手喂?这是人为设定的环境,对野生仓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要讨论野外的定义,那也要看看是在哪座山、哪个森林里。因为即使是同一个省(比如贵州),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植被都截然不同——就拿贵阳和北京来说吧,虽然都是贵州省会城市,但一个是西南,另一个是华北,两者之间植物就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如果谈论某个物种在“野外”能生活到哪里去,首先就要考虑是哪里的野外。
2. 对人类来说,温度和食物来源两个因素决定了我们能居住在什么地方的极限。考虑到食性广泛性的动物比食性专一的动物具有更大的生态位宽度,而温带地区可选择的蔬菜和肉类又比热带更多(尽管人类不能直接食用热带雨林中的很多植物和昆虫),因此理论上说,哺乳类动物的野外生存能力随体型的增大而减弱,而节肢动物则相反,体型越大的动物其野外生存能力越强。
3. 其实人也是动物,也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所以从分类学上来讲,人和仓鼠都属于哺乳纲。不过由于人类是卵生,而且脑容量大、进化水平高,因此我们属于智能最高的一类哺乳动物,和啮齿类的仓鼠分属不同的亚纲。
4. 关于野外存活能力的强弱,有人做过实验研究。以褐家鼠为材料,研究人员将50只同窝出生、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雌鼠放入两个试验箱中,其中一只放有食物,另一只啥也没有,然后观察其在28天内死亡的情况 最终结果表明,在“没有食物”的条件下,90% 的雌鼠在第7天就死了;而在“有食物”的条件下,只有16% 的雌鼠在第二十八天死亡。 这项实验说明,对于非社会性动物而言,外界刺激(如寒冷、食物匮乏等)引起的应激反应是影响它们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自然界,冷(或干)季并非每年都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因此可以说,在自然环境中,仓鼠的野外存活能力要弱于实验条件下的褐家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