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美是怎么回事?
“花王”的别名。 日本在二战时曾经研制出一种叫“奇袭”的化学武器,打算用它对俄军实施突袭。这种化学物质是由东京大学医学部教授花博美博士开发的,因此被称为“花王”。 “花王”是一种神经毒气,通过呼吸进入人的神经系统,导致大脑功能和肢体活动失常。它通过气溶胶方式释放,可以长时间弥漫于空气中而不消散,只要吸入一点就可能中毒。
1942年夏季,日军计划向阿塞拜疆高原地区的高加索山脉突击,占领里海沿岸的中立国——亚美尼亚,并借此切断苏军自高加索油田获得的石油供应。为此,他们需要一种能够摧毁苏联远程空军基地的武器。经过周密准备,1943年5月,由第5航空队负责实施的“樱”特攻队(注:指以樱花为代号的特种轰炸部队)出动6架飞机,将6颗重达30公斤的炸弹全部投到该基地上,使这个基地的3个机场化为一片火海。然而,这次袭击并没有达到预料的效果。
原来,由于“樱”特攻队的先遣侦察机被高炮火网击落,使后续的主力飞机在航程中发现目标已经为时已晚。虽然“樱”特攻队队长山崎章大佐率领飞机冲入阵地实施轰炸,但仍然有80%以上的炸弹因为投弹点过高而全部落空,只有2颗炸弹命中目标,使得这个重要的军事基地仅仅受到轻度损伤。
事后分析,“樱”特攻队之所以会遭受如此惨败,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所驾驶的飞机过于盲目地追求高空飞行和远程投放,致使炸弹不能准确落在机场上;其次,是因为敌机的猛烈抵抗和高炮的严重威胁,使得本方飞机不得不进行超低空飞行,这又使他们在突防后无法有效地操纵飞机,最终导致了此次行动的全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