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鼻子毛囊炎怎么治?
看到好多养猫人都在为“猫鼻支”而烦恼,今天来跟你们说说这个让无数铲屎官头痛的病症。 “猫鼻支”又称鼻气管炎(Rhinovirus infection)是由上呼吸道粘膜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疾病。 病毒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快速传染给健康猫。患病猫是唯一传染源。 病猫可长期带毒,病毒在呼吸道中存活于粘液腺中,当动物体质下降时,使病毒繁殖能力增强,引发疾病发生或加重。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多见。发病年龄多为3—4月龄幼猫,由于免疫未充分进行或者尚未进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抵抗病毒能力较差,容易感染发病。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1—3周,急性病例出现高热、咳嗽、喷嚏、流涕;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食、嗜睡;眼睛充血发亮、流泪、有分泌物;鼻腔流出浆液性至脓性分泌物,严重时鼻孔堵塞,呼吸困难,呈张口呼吸状,并有咳嗽。 若未经治疗病情持续7天左右,热退后症状仍继续一段时间才能恢复。部分病猫可发展成慢性,表现为咳嗽、鼻涕多,但食欲、睡眠状况基本恢复。个别严重病例因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相区别。对临床怀疑但尚无实验室检查依据的病例应进行隔离并观察,切忌乱用药以免延误诊治。最好采集病猫的泪液、鼻涕、口腔分泌物等做电镜检查和病毒分离培养,也可将分泌物直接涂上血涂片,用显微镜检查有无病毒颗粒,以确定病原。
【预防治疗】 目前尚无疫苗可用于预防本病的发生。做好日常的卫生清洁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病毒的病原体可以在猫的鼻孔内存活20分钟,因此当接触有病猫及其用品后应及时洗手;定期驱虫,杀灭跳蚤、虱子等寄生虫,减少病毒传播机会;适当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已患病的猫要及时隔离治疗。对环境、餐具等应全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目前无特效药物,主要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对因缺乏营养和抵抗力低下的病猫应及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配合抗病毒的药物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