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蝴蝶有毛是什么?
这题我会! 蝶类的翅膀在扇动时,会有大量的空气从翅底部的进气口进入,然后在上下翅之间形成气压差(类似电风扇的原理)从而推动空气通过翅基部的出气口流出。在这个过程中,进出气口的形状和位置就决定了气流的方向。 但大多数鸟的飞行是靠腿部的肌肉产生动力(类似活塞运动的方式),然后带动翅膀向下拍打,从而产生升力。在鸟类飞行的时候,由于上下翼都要参与运动,所以它们就必须得让进气和出气的通道同时打开才能保持气流始终通过。这就使得它们的翅膀除了具有蝶类翅膀的调速功能外,还要额外承担导气和充气的功能——于是翅膀上就有了特殊的结构“副羽”。 而多数的昆虫都是依靠胸部肌肉的收缩来产生动力然后驱动翅膀向后划动,进而获得升力的。与鸟类的翼膜不同,昆虫的翼翅主要是由肌肉牵拉的外骨骼组成的,并且可以卷曲伸缩。这种结构和肌肉类型使得昆虫的翅膀不需要也不擅长进行复杂的空气动力学调节,而是主要依靠肌肉的收缩力量直接驱动翅膀的前后运动来完成飞行的加速和维持。因此它们也不用像鸟那样在进气和排气时还需要对方向进行调整。
当然,也有少数的昆虫具有高度发展的飞行能力。比如蝴蝶。一些蝴蝶的翅膀具有类似的蝶类的翅膀,具有发达的气流引导装置,所以它们也是属于滑翔式起飞的昆虫。但是其他很多种类的蝴蝶都具有非常奇特的副羽结构。这是由于蝴蝶的幼虫期主要生活在树叶的背面,并且以叶为食,所以在它们幼虫脱壳而出的那一刻,身上就已经具备了飞翔所需要的一切结构。当蝴蝶成年之后,这些天生的副羽就能够帮助蝴蝶在飞行的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并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升力。 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结构,因为蝴蝶不需要在飞行中调整进出的气流方向。所以在空气动力学方面,蝴蝶的翅膀是最接近飞机设计理想的动物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