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野猫会拉肚子吗?
先说答案,不会!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接触流浪动物可能会感染寄生虫。 原因就在于这些流浪动物可能身上携带着寄生虫的幼虫或虫卵,当人在接触流浪动物后,不及时洗手,然后再吃食物,就很可能会导致寄生虫进入人体消化道内,从而引发寄生虫感染。 例如,现在研究得比较多的异尖线虫(海兽胃线虫)可以在人体肠道内发育成较大的异尖虫病(也称海兽胃扩张);蛔目的寄生虫则可以通过口腔、胃肠道随食物进入体内生长,例如蛲目蠕虫可以引起急性消化紊乱,出现腹泻;绦目的寄生虫则可以沿着消化道爬到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并在此处寄生下来,如果虫体数目较多,则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但一般不会致命。
当然,有些寄生虫只能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较短的时间,如蛔目的寄生虫对环境耐受力很差,离开宿主后很快就会死亡。一般来说,通过注意个人的卫生,避免直接接触流浪动物是可以有效降低寄生虫感染的几率。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流浪动物都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因为寄生虫的传染能力取决于虫种和虫体在体内的发育状况,而与是否来自于同一宿主并无必然的联系。
以蛔目的寄生虫为例,虽然它可以经过口咽部进入消化道,但是在肠道内并无足够的营养来源,故难以发育成较大的成虫。而对于绦目的寄生虫来说,由于消化道内的胃酸浓度较低,所以它也只能在消化道内繁殖较大量的稚虫,而不能发育成较大的成虫。一般来讲,只要我们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不直接用手接触不明原因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就不必过于担心会被寄生虫感染。 如果确实非常担心的话,也可以使用一些广谱类的抗生素进行预防,不过服用前须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