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中毒是吃了坏东西吗?
酸中毒这个医学术语或许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似乎只能在电视里的医学节目或者保险理赔中听到。其实不然,当你因为难以忍受的胃痛去看医生,可能就被确诊患上了酸中毒。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什么是酸中毒以及其危害。
所谓酸中毒,按照百科的解释,是指人体血液中酸碱度超过7.45时人体的反应。在我们身体中,有多种调节酸碱度的机制。正常情况下,血液呈现微碱性(PH = 7.45),当摄入过多的酸性食物后,调节酸碱度的机制会将体内的酸碱度调节到PH = 7.45,此时即为酸中毒。如果超量调节,PH<7.45,即为酸中毒。
这种化学意义上的酸中毒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比较贴近,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谈到的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看来这个酸中毒还是和吃下去的东西有关,那要怎么样才会得这个病呢?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郑黎艳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说,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酸碱度(PH值)应该处于7.35-7.45之间,此时人体处于弱酸性。摄入食用适量的碱性食品,可使体内PH值升至7.5;食用酸性的食品,可使体内PH值降至7以下。当我们食用的食物品种丰富、酸碱适度,则体液PH值在7.35-7.45之间,PH值在7.3-7.4为PH值正常高值。
那么,什么样的食物是酸性食物,什么样的食物是碱性食物呢?
碱性食物包括:除了钙、钾、钠、铁、镁等金属元素外的菜肴,如水果、茶叶、咖啡、海藻(海带、紫菜、石花菜、裙带菜)等。
酸性食物包括:肉类、谷物、油脂、酒类等。
了解了食品的酸碱性后,我们继续来说食物中毒,郑黎艳教授介绍说,据相关数据统计,2013年获得认证的中国美食城市是10个:南京、哈尔滨、天津、上海、北京、青岛、厦门、西安、苏州、广州。这些城市中,广州因为喜欢吃酸而出名,在广州,人们把吃酸当成了生活的一种享受,每天饭前喝上几杯自己泡制的“酸酸菜”,既是开胃下饭的佳肴,又是滋补身体的美食。但是,这样“享乐”的结果是,近22%的广州人患上了酸中毒,其中不少中青年人是因病入院治疗。
郑黎艳教授介绍说,长期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人体内的PH值一般在7.2-7.3之间,如在体液PH值高的时间段再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那么PH值则会更低。如果常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而又注意运动的人,体液PH值较低是正常现象。而食用其他食品,其PH值往往趋于碱性。
了解了酸中毒的由来以及危害,那么要怎样避免这个疾病的产生呢?
一是改变饮食习惯,少吃大鱼大肉,多吃蔬菜、水果和海鲜。
二是多吃能调节PH值的食物,如生姜(PH值6.5)、酸奶(PH值4.1)等。
三是多喝水,水被喝入胃内后,可以稀释体液,使其接近PH值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