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驱虫药是吃一次吗?
现在的驱虫药一般都有服用次数的要求,要求是在多长时间内吃完,如果超过这个时间,驱虫药就会丧失作用。所以如果你的宠物很不幸的感染了寄生虫,一定要记得在短期内把这些虫子打干净,不然会让寄生虫产生抗药性的。
常见的驱虫药用量及用法:
1、快乐麸皮:每次10-15克,每天一次,连用3天,同时饮用温水,便于药物吸收。本品主要成分是霍香正气散加上芦荟。对蛔虫病、绦虫病、预防感冒、细菌性肠炎等有良好疗效。对腹泻等亦有疗效。但本品因含有芦荟,故不可长期食用。
2、驱蛔灵:每片0.315g,用于治疗猪带绦虫、猪细线虫和蛔虫病等。驱蛔灵有刺激猪蛔虫蠕动的作用,使虫体痉挛,以致腹部疼痛,蠕动减弱,停止分解葡萄糖,甚至体内糖类代谢紊乱,最后耗竭营养而死。是广谱驱虫药,但临床主要用作治疗猪带绦虫和蛔虫病。驱蛔灵对猪囊虫、猪肺虫、血吸虫、钩虫、蛲虫、鞭虫、姜片虫、肺吸虫均有驱杀作用,临床上可用于上述寄生虫病的治疗。驱蛔灵片直接作用于虫体,使虫体溶解和破坏,进而分解成微细颗粒而从大便中排出,对蛔虫病、绦虫病、血吸虫病、肝片虫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猪囊虫、猪肺虫、猪带绦虫和蛔虫病疗效显著。毒性很低,畜畜均易接受,安全系数大。
3、 硝氯酚:又名灭虫肼。为有机磷驱绦剂。低浓度时有杀虫和杀菌作用。本品除作用于寄生虫的神经肌肉接头处,阻止虫体肌肉的收缩。还可直接影响虫体的呼吸和器官的功能,使虫体衰竭而死亡。
4、左旋咪唑:本品为驱虫药,对于鼠患的隐球菌病、莱斯特虫病、黄色兔瘟热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蛔虫病、绦虫病、囊虫病等也有一定的疗效。左旋咪唑对鼠妇、肺虫、蛔虫、钩虫、姜片虫、旋毛虫、斯氏狸殖吸虫等都具有显著驱虫作用。常用量:驱虫:成人每次100-200mg,每日3次,连服3日。治疗各种皮肤真菌病,外用,一日2-3次。
5、 甲苯达唑:为一种新型广谱驱虫药,对绦虫病、囊虫病、蛔虫病、并虫病、弓型虫病、旋毛虫病、肺吸虫病等均有良好效果。对结缔组织疾病、溶血性贫血、湿疹、贫血症等也有治疗作用。对猪带绦虫和猪囊虫有极强杀灭作用,而猪囊虫在猪体内对苯并咪唑之类药物有极强的抗药性。该药的显著特点是对甲苯达唑有抗药性的猪囊虫病,依然有很好的疗效。
6、 吡喹酮: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广谱驱虫药。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极低,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大于2000mg/kg。主要用于狗,猫,牛,马的某些蛔虫病,绦虫病,钩虫病,淋巴脓病,囊虫病,嗜肺虫病等。临床上用来治疗猫蛔虫病、猫钩虫病、猪带绦虫病、猪旋毛虫病、兔子蛔虫病、兔子带虫病、牛囊虫病等。
7、阿苯达唑:又名丙硫咪唑,为广谱驱虫药。对体内寄生虫有极强的杀灭作用,特别是对肠道寄生虫,对肝吸虫病,大肠肠虫症,绦虫病,螺旋虫病,钩虫病,弓形虫病,蛔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肺吸虫病等均有良好疗效。本品为片剂,散剂。适用于猪,羊,狗,猫,马,牛等。
对于虫体来说,阿苯达唑为苯咪唑类化学物质,对寄生虫体有驱杀和杀灭作用,该药是活性更强的苯咪唑类化合物,其作用原理可能是通过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致使寄生虫不能维持存活,特别是肠道内寄生虫,如蛔虫病,绦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旋毛虫病等。
8、 呋喃唑酮:又名灰黄霉素,为广谱抗生素。治疗鸡鸭鹅等鸟类绦虫病、蛔虫病,蚕蛹绦虫病,曲指线虫病等。对绦虫病有良效,对细菌,立克次体有抑制作用。本品为黄色糖浆状液体,对绦虫体有溶解破坏作用,使虫体软化、坏死、黄疽、腹泻等慢性症状发生,进而变成渣样物质而排出。对蛔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亦有很好的疗效。
9、抗虫威:用于牛、羊、猪、禽等胃肠道内寄生虫,如蛔虫病、绦虫病、钩虫病、萎虱等。使用时,按每公斤体重0.05毫升进行皮下注射或滴口服。
10、 氯硝柳胺:又名硝柳胺、牛柳胺。为触杀性全身驱虫剂,主要用于蛔虫病、绦虫病、肝吸虫病、肺吸虫病,对钩虫病、曲虫病、丝虫病、球虫病、肾虫病等亦有较好疗效。对猪带绦虫及囊虫有极大摧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