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鸟类如何分公母?
鹦鹉根据冠和脸来辨别性别,一般大鹦鹉比较明显,冠宽大多为母鹦鹉,脸白一般为公鹦鹉,脸有粉点点的为母鹦鹉,(注意有些大鹦鹉脸部是黄色的,公鹦鹉的脸部的黄会比较鲜艳,母鹦鹉脸部的黄色不那么鲜艳,呈微黄。)一些小鹦鹉根据脸和下腹部毛色来分性别,一般腹部毛色干净为公鹦鹉,(注意有些鹦鹉是臀部毛色较清洁的,但脸比较暗,这类鹦鹉脸亮的是公鹦鹉。)
通常情况下多数鹦鹉品种都有非常明显的性色特征,例如:僧、桃、黄头、牡丹、和尚、灰鹦等,成年的公鸟和母鸟在外形及体色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但是,还有一些小型鹦鹉品种,例如:金太阳,橄榄,玄凤等,其成年的公鸟和母鸟外形上没有明显的差别,那么我们就只能通过其他方面来鉴别它们的性别了。目前,人工繁育鹦鹉繁殖技术在普遍提高,许多小型鹦鹉品种都可以实现人工繁育,所以人工繁育鹦鹉的性别鉴别比野生鹦鹉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其方法也较为简单易学,对于多数刚入门饲养鹦鹉的爱好者而言都是可以熟练掌握并且很好运用的。
人工鹦鹉的性别鉴别,主要从它们的脸色、臀部和腹部的洁净度来区别雌雄,并且应抓住其脸部发育过程中褪换羽毛的生理阶段特征,将其分为褪换前和褪换后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鉴别时间段进行性别的判断。人工繁育的一般为春雏和秋雏,春雏出生时间段一般在每年的五月份至八月份,而秋雏出生时间段一般在每年的十月前后至冬末。出生后,两只幼鸟开始共同成长发育,它们的脸色、臀部以及腹部的清洁度是基本相仿的,这是性别鉴别中最为关键的特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约到出生后三个月左右的时候,一些体形较长的鹦鹉开始生长尾脂腺,即尾羽靠近臀部的地方开始长出许多浅黄色或粉红色的小粒点,这为雌性的性别鉴别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当幼鸟生长发育到六个月左右时,雌性幼鸟的脸色仍然呈初生时一样的鲜亮光洁,而同期的雄性幼鸟的脸色则开始变得昏暗和粗糙。在脸色退换羽毛期间,两只幼鸟的臀部和腹部的洁净程度开始呈现差别,此期间雌性幼鸟的脸色,臀部,腹部的洁净程度仍和生长初期一样光洁,而同期的雄性幼鸟脸开始变得昏暗粗糙,且臀部,腹部不再光洁,上面开始生长一些浅黄色的小粒点。脸色褪换后,雄性幼鸟的脸色重新变得光亮,且臀部,腹部的洁净度较褪换前也要好很多。
在生长发育期间还应多观察两只鹦鹉的性格和行为,通常情况下,雌性鹦鹉要比同龄的雄性鹦鹉显得更加胆大,活泼,张嘴要食也比较积极。但是,应着重观察它们在褪换脸期间的表现,此期间,雌性鹦鹉仍然和生长初期一样活泼开朗,而雄性鹦鹉则因脸色昏暗粗糙而显得有些沮丧和颓废,张嘴要食也比较被动和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