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鸟出来活动吗?
鸟类的活动主要与温度、食物、繁衍有关。
在春末夏初始,天气还不太炎热,温度、湿度适宜,食物(昆虫及植物的花粉、种子等)丰富,所以这个阶段的鸟类活动十分频繁(我们称之为春鸟时期)。而度过了春鸟时期,在炎热的夏季,高温和干燥使大部分昆虫隐匿,植物也结籽开花,此时的鸟类普遍进入歇伏状态,活动减弱。而到了秋末初冬,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昆虫繁殖,植物开花,种子成熟,此时变成了食物的旺季,所以鸟类又开始变得活跃(我们通常称之为秋鸟时期)。
以上是一般情况,具体到不同种类的鸟还不尽相同,比如留鸟类(不迁徙,常年在固定区域生活的鸟类,如麻雀、乌鸦、黄鹏、绣眼鸟、松鸦等)和候鸟类(定期迁徙,活动区域有差异的鸟类,如绿头鸭、赤颈鸭、黄喉鹀、黄雀、柳雷鸟等)就有很大区别,留鸟类一般终年在繁殖地生活,除了春末夏初始的繁殖期外,在夏、秋两季都有活跃的时候,比如上面提到的麻雀、乌鸦等。而候鸟除了春夏季在繁殖地外,其余时间几乎都在越冬地和迁徙途中。在越冬地活动的多数是幼鸟和当年没有繁殖的成鸟,这样的鸟在越冬地一般不筑巢,也不繁殖,所以多数时间都是在觅食,显得较为活跃(这也是冬鸟的由来)。而在夏、秋两季活动在繁殖地的成鸟多数在春末夏初始就开始搭建巢穴、并产卵孵化雏鸟,所以雏鸟破壳前基本属于“歇伏”期,而雏鸟破壳后,繁殖地的鸟类就比较忙碌了,由于需要给饥饿的雏鸟找食物,所以这个时期繁殖地的成鸟也会相当活跃。
在自然情况下,夏鸟时期和秋鸟时期是鸟儿最活跃的时期,鸟儿在春鸟时期和冬鸟时期相对应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也有活跃的时候,而在其它时间就相对平静,属于“歇伏”期。鸟儿一般在温度20-30度之间比较活跃,过高和过低都不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