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鼠不断跑跑轮怎么回事?

公冶铭浩公冶铭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动物的生理机能主要受脑干控制。脑干是大脑与脊髓间重要的神经中转站,它对于呼吸、体温、消化、心跳等重要生理活动进行调节。脑干中有个结构叫中脑,在中脑的黑质中分布有调控运动的神经元,它们通过向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发放去极化讯号来“驱动”身体完成运动。而多巴胺是这些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它在执行讯号传递的过程中负责协调不同神经元活动的同步性,从而保证身体各项技能的完美配合。这种有节律的同步活动所发出的讯号通过神经通路不断从黑质传向大脑皮层运动中枢,于是便形成了一条不断激发身体运动的环路。

一般来说,这条运动回路的兴奋性是低的,神经细胞的活动也较为平和,但当该神经元所释放的多巴胺量减少时,这种细胞节律性一致放电的同步性也会出现问题,即不能很好的保持同步,而其它形式的非同步放电讯号开始大量涌现。这种异步讯号通过神经通路传向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命令”身体进行无休止的不自主运动。

这种现象常常可见于一些运动障碍性疾病,比如帕金森。该病患者因为脑内多巴胺不足导致出现了诸如肌肉震颤、运动不利等种种症状。其实,在正常人身上,脑内多巴胺不足所引发的运动冲动也经常能感觉到,特别是当你在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曲时,想听个够,这时你常会感到身体已经不完全受自己意志支配了,情不自禁随着节拍手脚舞动起来。

实际上,当身体受到外界刺激所出现的情绪发生变化时,多巴胺在脑内的含量也在不断变化。例如当人产生焦虑和快乐等负面、积极情绪时,脑内纹状体部位的多巴胺量都会升高,从而也刺激了运动回路的激活度,进而诱发人体运动。

当然,除了脑内的生化递质外,外界的温度、光照和气味等诸多环境因素对运动的产生也有一定影响。例如昼夜变化,作为动物活动的指标之一,受到光照影响的褪黑激素对维持正常生物钟起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褪黑激素的分泌在夜间比白天要高,这时大部分动物处于睡眠状态,当褪黑激素水平下降后,动物的运动开始增加,有的甚至在睡眠中频繁跑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