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如何除螨?
要搞清楚几个概念:螨虫是寄生虫,但不是虫子。 跳蚤、虱子等属于寄生虫中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异体寄生,它们在寄主的体表、体内繁殖后代并从中获取营养,它们才是传播病菌的罪魁祸首;而螨虫则属于寄生虫中的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目,它们以吸吮的方式获取营养,不是寄生性寄生虫。 其次,要搞清楚一个原理:寄生虫(虫类)的生存发展是需要特定条件的,也就是所谓的适宜环境,离开了这个环境,寄生虫就会死亡。 这个环境包括温度、湿度、PH值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和湿度和。
目前,学术界对螨虫的研究很多,但对螨虫在温度和湿度这两个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尚无定论。根据一些研究结果来看,在不同的温度下,无论是干燥还是潮湿,螨虫都可以存活一段时间,而且高温高湿的环境更有利于它们的繁殖[1][2]。 但学术界对跳蚤、虱子的研究却非常充分,这些寄生虫的抗寒(低温)抗高湿能力都很强,在冬季和雨季也可以正常繁衍[3]。不过,这些研究对象都是体外寄生虫,跟体内寄生虫相比,它们的适应能力其实已经“退化了”。
要知道体内外寄生虫的防治途径。 目前,防治体内外寄生虫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药物杀灭,二是疫苗阻断。 其中,药敏试验是目前宠物寄生虫药临床使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确定用药剂量和时间的关键,只有通过药敏试验的结果来用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采用不同的药源,用药的途径和时间也有差异。比如口服药物一般用于驱除胃肠道线虫,注射用于治疗体内外寄生虫感染。而外用的杀虫药多用于皮肤表面的寄生虫。 在用药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用药的剂量不能过大,尤其是驱虫针剂,如果过量会导致中毒反应;第二是要确保用药的浓度足够,最好能超过寄生虫的耐受下限;第三是不能连续用药,要给寄生虫一定的抵抗时间。 第四是给宠物合理的免疫接种,避免寄生虫复发。 如果我们严格按照药物的用法合理使用,一般就可以保证宠物在使用药物治疗后,体内的寄生虫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但必须注意,有些药品在使用时可能会有轻微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