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驱虫多久起作用?
体外驱虫滴剂,一般药物到达体表成虫部位起效,即可以杀灭成虫,预防继发性寄生虫感染; 体内驱虫片剂和粉剂,一般是通过随粪便排出体外而起到杀虫作用,对蛔目寄生虫的驱除效果较好。但无论是哪种驱虫药都不能100%将成虫驱尽杀死,只能达到相对高效的杀虫率。而且宠物寄生虫的抗药性也在逐渐增强。如果主人发现给宠物使用驱虫药后没有完全驱杀干净,建议更换其它种类的驱虫药重新驱虫! 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主人们每3个月做一次体外驱虫,每个月做一次体内驱虫。具体可以根据季节交替、气温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夏天天气炎热,昆虫较多,可以适当增加体外驱虫次数(比如15天一次),而冬季寒冷,可以减少体外驱虫次数(比如2个月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体内还是体外驱虫,一定要在宠物健康的情况下进行。当宠物患有传染病、胃肠道疾病等问题时,一定要先治疗病再驱虫。因为这时驱虫药可能会刺激肠道,引起更为严重的腹泻问题,甚至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体外驱虫应避开伤口,以免药液沾染到皮肤表面,引起过敏现象。而对于幼犬来说,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还不完善,一些驱虫药可能容易引起中毒反应,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驱虫。